8 / 88

抽象表现主义大师德库宁绘画,新行动画派的大师

日期:2017-09-20    点击:1081    查看原图    全部展开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晏中辑抽象表现主义大师德库宁作品









 

西方艺术说明
       威廉·德·库宁,简称德·库宁,荷兰籍美国画家,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之一,新行动画派的大师之一。在他创作生涯中,人体成为其绘画创作的主体,加以风景及书写的符号来发展他的抽象世界。他将欧洲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风格融于自己大而有力的绘画行为之中,把激进艺术的理念融化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即使是极端的绘画作品也具有艺术美感,试图唤醒人们心中一种与所有生命事物的内在关联感。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晏中辑德库宁作品83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晏中辑德库宁作品77
1904年4月24日,出生于荷兰的鹿特丹市。
1916—1924年,就读鹿特丹美术学校。
1924年,他游览比利时,参观那里的博物馆,并在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学习。
1926年,他从荷兰移民美国新泽西州,做油漆工。

创作尝试期

1927年,他来到纽约,靠从事商业美术谋生,并继续作画。在纽约,他结识了终生挚友戈尔基,他俩在一间画室里作画,互相观摩学习,彼此影响。受A.戈尔基和J.波洛克的影响,改变了早期写实的手法,尝试用R.毕加索和w.康定斯基的抽象形式作人物画。
20世纪30年代,是德·库宁探索和尝试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作品手法多样,面貌各异,主要作品是为艺术联合会威廉斯堡房产联营会作的壁画草图和为纽约1939年世界博览会所作的壁画。

风格形成期

编辑

背景

30年代的画坛时尚是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在二战中,西方艺术的中心就已经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纽约。移民艺术家与美国本土传统结合后导致了新的观念和风格的诞生。抽象成为风格的主要载体,抽象表现主义以纽约为中心,向战后世界漫布开来。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反对传统的艺术观念和绘画技术,他们期望扩展艺术创作的进程。抽象表现主义者把自己看作是探寻通向未来道路的领袖。这些纽约艺术家把他们的艺术看作是一种斗争的武器,以寻求在一个日益变得疯狂的世界保持人性。画家马克思韦尔写到:“抽象艺术的出现是一个信号,表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的感觉存在。”

风格

《粉红色天使》(约1945年)《粉红色天使》(约1945年)
40—50年代,是德·库宁个人风格形成时期。他与戈尔基波洛克等人积极合作,成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核心成员之一。德·库宁的独创性在他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抽象作品中充分地展现出来了。他的笔触迅疾、粗重、猛烈,再加上黑瓷漆等各种新材料的使用,绘制出的形象分解程度越来越高,充分地表达了其躁动不宁的情绪。经过漫长的风格上的实验和渐变过程,德·库宁终于在50年代成为新行动画派的大师之一。他同波洛克一起代表着该画派所拥有的巨大力量,发展了一系列重要的绘画概念,为后人进一步探索绘画艺术找到了新的出发点。
1945年,德·库宁在创作《粉红色天使》时,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心理动力学绘画:画家通过手的动作直接将强弱不同的力度传送到画布上,组合出作品的整体性。
《女人与自行车》,纽约惠特尼美术馆《女人与自行车》,纽约惠特尼美术馆
1948年,在c.伊根画廊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展出了过去两年内创作的黑白两色油画。早已得到艺术界认可的他从此名声大振,为公众所认识。这个时期的作品主要描绘肖像和裸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组女性形象的连作,如《女人6号》(1953)、《女人与自行车》(1952-1953)等,综合了康定斯基、波洛克毕加索等人的手法,创造了人物形象与背景融合混杂的空间,即他所称的无环境绘画。这种特点一直保留在他晚期的绘画中,即使是纯抽象形式的绘画,仍可感触到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以及这种特有的空间混杂性,如《谁的名字写在水上》(1975)。
这些妇女形象是德·库宁个人风格的标志。德·库宁在谈到这批作品时曾这样说,“现在我看着它们,它们显得喧嚣而凶恶。我想这与偶像、神谕的想象,首先是与这些东西的热闹场面有关。”人像是以强烈激情刻画出来的,笔触纵横交错,色彩肆意挥洒,没有明晰的界限和秩序,是德·库宁的“心灵即兴创作”。他说:“秩序对我而言,是被支配,是一种限制。限制是必须被排除的,必须被克服的。”他的艺术阐释了他的观念,为他奠定了抽象表现主义大师的地位。表现女性的面目不是以柔美可人示人,而以狰狞怪诞来表现,但又不完全抹煞具体无形的形象,这一点又与其他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不同。他曾说:“即使是抽象的形状也必须有类似的形体。”

晚年创作

 
1970年代中期以后,他又以宽大画刀创作了一系列巨大的抽象风景画。
1980年代,他又改变了风格,如用丝般柔滑的色带弯曲缠绕来装饰构图,以广泛的题材和多变的风格构置了一系列画面结构。《无题》则是他1980年代的作品,此时仿佛色彩隐身,笔触灵动,色彩交错成了自由流动的线条,昭示着德·库宁对自然和生命的永不满足,促使德·库宁发掘新的形式诠释生命。正如他所说的,“绘画在今日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生活的风格,这是它的形式依据。”
1980年,德·库宁与西班牙籍雕塑家E.基利达共同获得美国匹茨堡A.W.梅隆国际奖。
1997年3月19日,卒于美国纽约东汉普顿
德库宁晚年的创作,人体逐渐减少,抽象绘画特别是抽象风景画数量大增。他在时代的喧嚣中保持着独特的清醒姿态。他的潮水般的情绪在其绘画中起落着,随着笔触的运行、色彩的变换而呈现出令人激动的美感。他否认风格理论,指责风格是一种欺诈,宣称自己的绘画没有风格。把他的这种理论与托马斯·赫兹对他的批评相对比,倒是别有趣味:“对于德库宁,最重要的是包括一切,什么也不放过,即使它意味着在矛盾的骚动中工作,而矛盾和骚动恰恰是他最喜爱的手段。”德库宁对所谓“矛盾和骚动”满不在乎,他的回答是:“任何一种绘画,都是今天生活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一种生存方式。”当然,画家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生活,而喜爱可能一成不变,也可能天天都在变。

    创作题材

威廉·德·库宁的作品威廉·德·库宁的作品
德库宁的创作,集中于抽象、女人和男人这三个系列,而其中,尤以女人系列最出名,它实际上几乎与他的绘画生涯相始终。他把绘画看作体验、表达、实现自由的过程,他以舞蹈表演一般的在旁人看来近乎夸张的激情姿态从事绘画创作,在这一点上,他与波洛克的蹦蹦跳跳是相同的。在他的画面上,不论形象的或抽象的内容,都没有任何的约束,构图、空间、透视、平衡,等等传统绘画技法和审美观念一扫而空。他讨厌一切横加给绘画的束缚,运笔异常大胆,落笔果断坚决,迅猛有力。入选1955年威尼斯双年展的《挖掘》,评论指出,“色彩又明显地回到了绘画中,那种令人难忘的荷兰女性的粉红、白色和黄色。同时色彩也表示了某种甚至更为性感的东西,被劈开的人体开口处到处是红色,……色彩最终给那嵌入的钻石形状赋予一种少有的强度,在这幅画里,观众的眼睛与画中的眼睛融合到了一起。”

    价值

威廉·德·库宁作为举世公认的抽象表现主义的杰出代表,德·库宁、罗特科(Mark Rothko)、波洛(Jackson Pollock)其画作已经渐渐地从市场走向博物馆,使得他们留存于市场的一小部分作品立刻身价倍增。诸如娱乐界大亨大卫·格芬曾以2.835亿美元的高价售出了他们3人的3幅作品。收藏界的新贵们喜欢德·库宁的作品,“德·库宁是这个市场的新罗斯科,但和罗斯科不同,德·库宁还有很多作品在市场上流通。”2006年,德·库宁的12件作品以1.05亿元的高价列入全球20家最重要艺术大师作品拍卖行列。 

    评价

德·库宁是荷裔美籍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之一,在他创作生涯中,人体成为其绘画创作的主体,加以风景及书写的符号来发展他的抽象世界。他将欧洲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风格融于自己大而有力的绘画行为之中,把激进艺术的理念融化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即使是极端的绘画作品也具有艺术美感,试图唤醒人们心中一种与所有生命事物的内在关联感。
作为一代艺术大师,德·库宁以多样的艺术语言色彩,素描、雕塑等形式留给我们观者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与感悟,艺术总在经历巨大的变化,但是正如德·库宁所言,艺术是一种“理解生活”的工具。

更多»推荐西方艺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西方艺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墨客 | 欢迎合作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京ICP备1800304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479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