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 53

“纳比派”及其绘画

日期:2017-07-22    点击:735    查看原图    全部展开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晏中辑纳比派绘画









 

西方艺术说明
        纳比派,法国的艺术社团,1891年出现于巴黎,其主要成员是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的学生。这是一个为期很短的艺术运动,主要参加者是法国的画家和雕塑家。
纳比派的主要理论家德尼,将纳比派的特色归纳为两种变形的理论:“客观的变形,它基于纯美学,装饰概念,以及色彩和构图的技术要素;再就是主观的变形,它使画家个人的灵感得以发挥。”

世人公认塞尚、凡·高和高更是开创20世纪现代艺术的祖师,在他们活着或死后都影响有限。把他们的思想继承光大,传播给20世纪前卫派画家的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家派别——纳比派。
纳比派(Les,Nabis)是法国的艺术社团,1891年出现于巴黎,其主要成员是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的学生。“纳比”一词出自希伯来语,是先知的意思,取此名称的基本点旨在表明其信念、创作
皮耶·博纳尔《Missa》皮耶·博纳尔《Missa》
思想同宗教的密切联系。
1888年夏天,24岁的塞吕西耶在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阿旺桥与在那里作画的高更相遇,高更那时刚画完《雅各与天使在搏斗》一画,那主观的、带有神秘意味的象征性色彩征服了这位年轻画家。他后来又随高更到一个称为“爱之林”的森林写生,高更指出色彩的奥秘:“树木应当是什么颜色?你看到多多少少的红色吗?很好,在画面的那个地方放上真正的红色。——那么影子呢?假如在那儿有一点蓝色就好了。那么你把调色板上最漂亮的蓝颜色放到那儿去!”塞吕西耶边听边随手在一个烟盒上按高更的指点画了一幅小风景画,他拿着这张画回到正在学习的巴黎朱利安学院,围观的同学有博纳尔、维亚尔、兰森、瓦洛通等。他们一下子成了高更主义者并把塞吕西耶这幅小画称“护符”,而把自己有幸得到这“福音”的一伙人称着“纳比”即希伯来语中的“先知”。这就是纳比派的由来。
纳比派接受了高更的艺术影响而从事新的探索发展:即高更的综合理论导致
皮耶·博纳尔《A Women In A Room》皮耶·博纳尔《A Women In A Room》
象征主义的庄严、简化和变形的装饰风格,也就是说,把自然移植到了智慧与想象的领域之中。所谓变形有两种类型:依据一种纯美学和装饰味的设想以及一些着色与构图技术原则进行的客观变形;使画家本人的感受进入绘画表现之中的主观变形。
纳比派从塞吕西耶的“护符”开始,到以德尼的《向塞尚致敬》宣告结束。这说明纳比派自身的价值仅在于阐明了塞尚高更的视觉方式。这是一种更强调自我的心灵观照的观察方法。
纳比派于1899年解散,尔后纳比派分裂为分离派、综合派、新传统派。
该派以革新绘画艺术为标榜,广泛吸收P.高更、P.塞尚及日本浮世绘艺术的有益因素,主张在理性和感性的领域里,对自然进行“重新安排”,强调创造诗意的现实,追求平面的装饰效果和象征意义的表达,注重审辨色调及单纯与变形的法则。这是一个为期很短的艺术运动,主要参加者是法国的画家和雕塑家。
纳比派的主要理论家德尼,将纳比派的特色归纳为两种变形的理论:“客观的变形,它基于纯美学,装饰概念,以及色彩和构图的技术要素;再就是主观的变形,它使画家个人的灵感得以发挥”。
纳比派作品以其坚实的文学和历史基础和对于色彩的侧重,与同时代的象征派形成了对照。
纳比派画家们为了追求色彩的效果,放弃了僵硬的绘画轮廓,采用卡片纸等吸附力强的画面材料,来代替油画布,以此缓和色泽的效果。有时他们还用蛋白或胶水来调和颜料,这样创作出的作品色泽柔和,富有活力,自成一格。
主要代表有塞律西埃、P.博纳尔、M.德尼、E.维亚尔等。
更多»推荐西方艺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西方艺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墨客 | 欢迎合作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京ICP备1800304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479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