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 62

罗丹的雕塑

日期:2017-07-04    点击:2003    查看原图    全部展开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晏中辑罗丹的雕塑









 

西方艺术说明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国雕塑艺术家。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他不愧是一个伟大的雕刻家。
奥古斯特·罗丹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其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

屏幕快照 2017-07-05 上午8.23.23   屏幕快照 2017-07-05 上午8.23.14 

罗丹雕塑作品欣赏

青铜时代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晏中辑罗丹的雕塑99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晏中辑罗丹的雕塑89                       
        以一个像植物一样律动而舒展的青年人体,表现人类刚从自然束缚中过来的状态,以象征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时代特征。这件作品与的风格迥然不同,因而受到攻击和诋毁,成为艺术界争论的对象,不断地遭到攻击。但是历史证明,的这件人体,是初始的真实象征和生动写照。
《青铜时代》,青铜,高1.74米,创作于1876年-1877年,现位于法国。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怀着盲目的民族主义爱国之情应征入伍,中途病退回家。身无分文的曾在自己的雕像上刻上他的老师卡里埃-贝勒斯的名字去赚钱,被人发现后赶出了工作室。一个也曾在贝勒斯工作室学习过的人,拉着他合伙作些传统雕像卖钱。不久,对这一切感到厌恶,他想逃出来,想呼吸一点真正的艺术空气。
他用手中仅有的一点钱去了荷兰和意大利,在那里他为所折服。在他心中酝酿已久的创作冲动终于爆发出来。他匆匆赶回了巴黎,用了18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个男人体。他请一个身材优美的年轻士兵给他作模特儿。他把这个雕像做成左手拿着棍子,正在走动中,突然被眼前的什么事怔住了,收住脚步,抬头呆望着,右手揪着自己的头发,那样子非常天真而自然。青铜的裸体男人被赋予普通人的人性,它表现出人的忧虑、羞怯和敬畏感。它和真人一样大小,罗丹最初把它命名为“被征服者”。

        在展览会上遭到失败后,范·拉斯鼓励他,建议把那根棍子取消,并改名为《青铜时代》。应该说这个名字是很贴切的,它重新为雕像赋予了深意。它表现了人类从原始社会中过渡到现代,它象征着“人类黎明”或“人类的觉醒”。真实地塑造了一个匀称而完美的青年男性人体,他的体态非常自然生动,左腿支撑全身,右腿稍弯曲,脚趾微微着地。左手好似持杖,右臂举起,手扶在头顶,使躯干和四肢的肌肉随之发生起伏变化。他的头微向后仰,双目合闭,好似即将从梦中醒来。整个姿态和面部表情十分和谐,他舒展全身,正在解脱一切束缚,开始发出内在的力量。全身的轮廓结构不仅均匀、完美,并体现了精确的解剖知识。
在展览会上,《青铜时代》被评论界认为是用人体浇铸而成的,罗丹一时间成了下流的骗子。罗丹向美术院提出抗议,美术院则派了五名组成的评审团来到罗丹的工作室。罗丹没有参照任何模特儿,当众塑造了一个男性裸体。在这个即兴创作的人像上,罗丹令人无可怀疑地表现了他那精确的解剖知识和卓越的技巧,它无言地击败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攻击。
 

地狱之门

屏幕快照 2017-07-05 上午8.16.09

雕塑《地狱之门》
这件大型雕塑共有186个形象,是根据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构思创作的,历时达37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地狱之门》代表的是罗丹更为内在的痛苦与压抑的灵魂。为了《地狱之门》,罗丹用了一年的时间来阅读但丁的《神曲》,沉浸在但丁用文字塑造的虚幻世界里,用100多幅把书中描写的八层地狱画了出来,他运用中国水墨勾勒轮廓,用褐色水彩颜料衬出阴影,以体现出立体效果;有些画还只是直接演绎但丁的原意,如弗兰切斯加、乌哥利诺、地狱中形形色色的罪人,以及代表但丁本人的思想者。有的已不是简单的解释性的插图,而是评论性的阐述了。罗丹很快就对这个题材展开,引进了一系列新的形象。从这些新形象,不难看到诗人波德莱尔对他的影响。罗丹想要创造整个世界,把人类的种种感情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地狱之门》原定于1884年完成,但罗丹却一再拖延,历时37年,直到他逝世也没有完成。1900年展出的石膏像模型中,几乎已经完全删除了所有的圆雕像。罗丹去世后,《地狱之门》是由巴黎罗丹博物馆第一任馆长最后定型的。1926年,应美国费城罗丹博物馆之请,这件巨作浇铸成青铜雕像陈列在该馆。

诸神文明

希腊的诸神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对西方人审美判断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希腊的诸神文明,是一种“人生的幸福、安宁、优美、平衡和理性”的文明;而基督教文明是以肉体受难和牺牲来换取精神崇高,是一种人格升华的文明。而罗丹倾心于基督教文明的深刻内省精神,倾心于悲剧所显示出来的力量。在他的心里,始终留有一块宗教的圣地。从最初的《埃玛尔神父》像,到青年时期的《施洗者约翰》,到中年时期的《加莱义民》,无不体现着雕塑家悲悯而庄重崇高的宗教情感。《地狱之门》为了表现那些运动中的生命,雕塑了186个分别为情欲、恐惧、理想而不断争斗、折磨自己的形象。这当中,有雄健的躯体,也有柔美的裸身,其中的主要形象后来成为独立的作品。作品的中心主题是通过“地狱篇”中“从我这里走进苦恼之城,从我这里走进罪恶之渊,你们走进来的,把一切的希望抛在后面”的含义,用多结构形式和象征性构图及真实人物走型,综合表达罗丹的哲学观点,把近代文明罪恶都集中表现在“大门”之上,贯穿着希望、幻灭、死亡和痛苦等种种感情。

思想者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晏中辑罗丹的雕塑01
        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藉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思想者》在1904年沙龙上展出,但这个巨大的雕像使罗丹在晚年又一次受到了猛烈的攻击。美术学院、法兰西学院的支持者们称它为“妖怪”“猿人”。罗丹的朋友们筹集了15万法郎买下了这座塑像作为对反对派的答复。他们把塑像赠给巴黎市,准备立在先贤祠前。罗丹断定市政厅不会允许把《思想者》竖立在巴黎市内的,但是对方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罗丹同意退回为《地狱之门》预支的费用再加利息,市政厅则接受这座《思想者》并将它立在先贤祠前。罗丹感到了安慰,这将是他第一件矗立在巴黎市内公共广场上的作品,同时美术部购买了一件《思想者》的复制品,并作为礼物赠给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正式完工的《思想者》的铜像安放在先贤祠的前面。《思想者》是罗丹晚年最伟大的杰作,在以后的社会进程中一直发生着强大的作用。尤其在20世纪初,它被视为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征。列宁就曾对两名赴伦敦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党代会而要路经法国的青年代表说你们一定要去看看罗丹的《思想者》。

加莱义民

屏幕快照 2017-07-05 上午8.17.52
       《加莱义民》,青铜,208.5×239×190.5厘米,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于1884年-1886年,现存法国加莱市。这件作品是大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
表现了一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致而深刻的心理表现,形象地刻画了在死亡面前,不同人物的情感与个性。同时,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了传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加莱义民》是罗丹的代表性群雕之一,它取材于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14世纪中叶英军入侵法国,加莱城无法抵抗,只好忍辱接受了投降条件:让六个有威望的城民拿着加莱城的钥匙去英军处受降并被处死,这些人必须光着头,穿囚犯的衣服,脖子上套着绳子。为了保全加莱城人民的生命财产,这六个义民光荣地献出了生命。
19世纪后叶,为了纪念这六位壮烈牺牲的市民,加莱城政府决定在市中心建立这一纪念群雕。罗丹以真实手法创作了这一组历史人物,赋予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和精神状态,有坚定者、有绝望者、有听随自然者。

巴尔扎克

屏幕快照 2017-07-05 上午8.19.11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文坛巨星,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激情和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罗丹对他非常敬慕,十分乐意为他塑像。所以1891年法国文学家协会委托罗丹雕塑一尊巴尔扎克像时,他当即表示我要做一番非同寻常的事业。在罗丹10岁时,巴尔扎克就已去世。因此在形象的塑造上,他做了大量的阅读、考察和研究,前后作了四十多件形象习作,着意刻画一代文豪的外貌和精神特征。雕刻家认为,创造形似的巴尔扎克不是主要的,我考虑的是他的热情工作,他的艰难生活,他的不息的战斗,他的伟大的胆略和精神,我企图表现所有这一切。
罗丹塑造的巴尔扎克是个夜间漫步的形象。文豪习惯于夜间穿着睡衣工作,所以罗丹让他披着睡衣在星空下沉思,那宽大的睡衣包裹着屹立的巨人。据说原来作的小稿中,巴尔扎克有一双智慧的手。罗丹在征求他的学生、助手布德尔的意见时,布德尔赞美地说:“他这双手雕得太好了!”罗丹听后拿起锤子就砸掉了这双手,因为他怕这双手过分突出而让人忽略了主要的部分。人们看到的巴尔扎克,双手被睡袍紧紧遮盖,面部精神被突现了出来,在月光下好像独自整夜在行走、思考。
作品完成后,出人意料的是委托人拒绝接受,甚至指责这尊雕像像一只企鹅、一个雪人、一堆煤、一个怪胎、不成形的幼体动物。还有人认为巴尔扎克像是19世纪末颓废风气和精神错乱的象征。即使一些善良的人也认为它“哲理过多,造型不足”。法国文学家协会决定废除合同,理由是他们在“粗制滥造的草稿”中很难认出巴尔扎克的形象。面对这一切批评、指责,罗丹却说:“我的巴尔扎克像,他的动态和模样使人联想到他的生活、思想和社会环境,他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离的,他是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他还认为“巴尔扎克像是我一生的顶峰,是我全部生命奋斗的成果,我的美学理想的集中体现”。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晏中辑罗丹的雕塑124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晏中辑罗丹的雕塑108

其他主要作品

《伤鼻的男子》(1864年)、《青铜时代》(1876年)、《圣约翰的说教》(1878年)、《地狱之门》(1880年-1917年)、《亚当》(1880年)、《夏娃》(1881年)、《加莱义民》(1884年-1886年)、《》(1886年)、《巴尔扎克》(1897年)、《雨果》(1897年)。

主要评论

罗丹名言:“没有一件艺术作品,单靠线条或色调的匀称,仅仅为了视觉满足的作品,能够打动人的。”
1.在艺术者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抉发其品性,就是 透入外形触及其内在的“真”。此“真”,也即是“美”。
——罗丹
2.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的;生命之花,是自内而外开放的。同样,在美丽的雕刻中,常潜伏着强烈的内心的颤动。这就是古代艺术的精密所在。
——罗丹
3.艺者的德性只是智慧、专注、真诚、意志。
——罗丹
4.艺术之源,在于内在的真,你的形,你的色,都要传达情感。
——罗丹
5.最主要的是感受、爱憎、希冀、吟哦、生活。要做艺术家,先要从人做起。
——罗丹
6.恶是枯干。
——罗丹
7.世界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晏中辑罗丹的雕塑53  

人格魅力

他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忍辱负重、现实生活的内涵写照,他的艺术力量不是外在的呼喊,而是理性意义的表露,是内心情感与思想的自然爆发。他的取材但丁“神曲”的《地狱之门》这一与建筑紧密相连的巨大艺术工程,耗去了他后半生的整整37年,至逝世也未完成。著作有《罗丹艺术论》。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以此而论,罗丹是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刻大师。
然而,他的伟大,还在于他的深刻思想:他没有浪漫派中容易见到的那些弊病,如肤浅的热情,空洞的夸张,虚假的内涵。他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既动人之情,又启人之思,使我们得以神游于心灵的波涛,生命的奥义,宇宙的玄远,创造的神奇。
由此观之,罗丹又超越了浪漫主义,超越了门户派别,超越了时代和区域,成为历史星河中一颗璀璨的巨星。他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热爱自己的祖国,将其毕生投入到对艺术执着追求和人生种种痛苦的苦苦思索中去。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1917年11月17日,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法国雕刻家罗丹安详地逝世了。
屏幕快照 2017-07-05 上午8.23.06     屏幕快照 2017-07-05 上午8.25.57

更多»推荐西方艺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西方艺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墨客 | 欢迎合作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京ICP备1800304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479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