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收藏的传统,许多词比如“传家宝”“藏宝”“聚宝盆”都隐含着“收藏”的意思。应该说,收藏有价值的东西,是我们的一种文化习惯,无关贵贱穷富,重在玩物赏心。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智慧。因为我们的历史悠久,我们更加懂得“时间的价值”—而这正是收藏价值的核心。收藏,并不是储存物品,而是收藏历史,收藏时间带来的价值。收藏是一种判断力,让你在大千世界慧眼独具,发现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东西,然后静候时间的检验。收藏是一种印证自己智慧的途径,喜欢收藏的人,必然喜欢思考,喜欢判断,自信满满。
然而,判断力是最难的能力,不光收藏,万事都是如此。要练就一双好眼睛,看懂世间万象万物,绝非易事。那怎么办呢?最好的途径就是一个字:练。
第一要练的功夫是收藏意识。什么叫收藏意识?就是说学着从自己日常生活中寻找宝贝—要是去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拿,那还用你收藏,都知道那是宝贝了,那不叫收藏,那叫买,叫投资。你把古根海姆买下来我也只能说你是个大买家。
如何从身边发现有价值的宝贝呢?您得有把衡量价值的尺子。收藏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收藏物件,一类是收藏艺术品。相比较而言,艺术品收藏难度要大些。这里着重说一说发现身边的潜力股艺术品。
首先您有一门基本的功课,就是要了解艺术史。艺术史是艺术价值的坐标系,只有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才能发现艺术品的价值。相信您知道吴冠中先生的画卖得贵,可要是提前三十年,您能保证那时候就发现吴冠中先生的艺术价值吗?或者您能说上来为什么吴冠中的画值钱吗?您要是看艺术史,您就会知道,吴冠中先生是“文革”末尾最早敢于公开提出“艺术可以美”的人,为此当年备受压力。
要知道,那年代所有艺术家都去为革命服务了,画梅花画荷花都得表现革命气节,你要是敢画得好看一点,那叫资产阶级趣味。但吴冠中有一天就发飙了,公开喊:为什么我画荷花要想到领袖?为什么我不能因为觉得荷花本身很美而画它?后来历史证明,他老人家预见了社会的发展,因此他画的那些很美很有情调的画,就成了一个民族审美觉醒的见证。
第二,您得看图,得看画。
现在大学教美术史都只背书,把作者年代笔法尺寸背得滚瓜烂熟,就是没看过这幅画—您觉得靠谱吗?艺术首先是眼睛的功夫,您得去读图,再看文字解释。我们读艺术史专业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脑子里存不下两万张画,别毕业。这些工作开始枯燥,但很快您就会发现,乐趣来了。不久之后您就会发现您在参观艺术家工作室的时候,会觉得“咦,这幅画有点像艺术史上谁谁的风格,又不太一样”—当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艺术家绝对会虎躯一震,不敢再拿您当外行蒙。
第三 您需要给自己明确的收藏体系。
收藏这事,第一要务就是先找自己喜欢的,自己喜欢的您学得快,也容易享受。笔者遇到许多人第一天来问收藏,第一句话就是“哪种画能赚钱”,我告诉他人民币是值钱的画,一张能卖一百块。不错,艺术品确实能升值,挑到好的甚至能暴富—问题是你不练练眼力不练练基础就想挑到暴富的艺术品,凭啥?收藏的真正乐趣在于买喜欢的,又能显摆的,过几年还能升值。
您问问自己喜欢啥,这不难。确定了以后,就去看这个方向的艺术史,去接触这个方向的艺术家。同时您还得记住,收藏这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你喜欢写实油画就去收油画,喜欢水墨就去收水墨,不存在谁比谁高人一等。
第四 很重要,不要轻易相信专家和大师。
倒是许多大收藏家真有判断力,修炼成精,您要有条件多跟藏家们交流,但同时也得提防这些人高价出底货给您。
第五 从身边年轻艺术家和无名艺术家入手最好。
许多藏家都是这个路数,并不是等贵了再买,当然您要真有钱我也不说啥。许多民国油画大师都是从村里被找出来的,比如沙耆。还有,十年前我上美院那会的同学,今天的画作都能卖几十万了,我的收藏都是那会换的,这才是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