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画论道 » 人文 » 正文

大学里藏200多家博物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27  浏览次数:7
核心提示:大学里藏200多家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国际设计艺术博物馆藏品:贝伦斯震荡式通用型电扇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
 

大学里藏200多家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国际设计艺术博物馆藏品:“贝伦斯”震荡式通用型电扇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的苗族服饰厅

去北京大学找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赛克勒博物馆”)并不容易,它掩藏在靠近北大西门的一处古典庭院内,绕过葱郁的小树林,走到近前才能看见门楣上的馆名。除了博物馆隶属的考古文博学院的师生,校内其他人很少光顾这个僻静的角落,而外校学生只知北大图书馆,游客则直奔未名湖,赛克勒博物馆颇显落寞。

如果说赛克勒尚能借着名校光环吸引参观者,那么北京服装学院的民族服饰博物馆就更沉寂了。这个每周只开放两天半的博物馆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收藏有各民族服饰一万余件,但除了学生和专业人士,没有太多人走进这灯光昏暗的展厅。

大学博物馆,明明有着不亚于公办博物馆的专业性和民办博物馆的灵活性,却一直籍籍无名、门庭冷落。赛克勒博物馆副馆长、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博物馆学教授宋向光说:“我赞成美国人说的一句话:一个伟大的大学要有一个伟大的博物馆。大学博物馆的发展,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大学里藏着200多家博物馆,藏品多为“一手货”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一个数据,在省级文物部门注册的大学博物馆有160多家,而实际数量则在200家以上,“规模不小,数量不少,很有潜力”。

北京大学在中国最早建立考古学科,曾有前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著名学者胡适等历任考古学研究室(记者注:今考古文博学院前身)主任。别家博物馆的藏品大部分是购买或受捐的,而始建于1986年的赛克勒博物馆,很多是自己“挖”的。一具金牛山人骨化石,就是1984年,考古系教授吕遵谔带着学生花了一个多月发掘的。

从1990年开始每年评选的“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北大考古队3年就占了7个。这些考古发现的文物大部分交给国家或留在当地,极少部分被带回学校。再加上老北大、燕京大学的旧藏,多年积累,构成了现在13000件(组)藏品中的主力。宋向光说:“如今文物管理越来越严格。文物法规定,实物资料要留在当地,只给大学一些教学标本。现在我们主要靠捐赠,每年能多几十件藏品。”

宋向光认为,大学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专业性,依托本校学科,对特定门类的知识作系统展示。

北京服装学院的民族服饰博物馆就是这样的典型。它的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不到国家博物馆的1/32,却收藏了汉族的六色缎百衲衣、彝族的贴补绣女衣裤、赫哲族的鱼皮衣、瑶族的狗尾衫等各种濒临失传的传统服饰。馆长贺阳告诉记者:“刚开始,很多藏品都是师生自己下乡,挨家挨户走访买来的‘一手货’;后来纺织服饰品收藏渐热,下乡征集越来越难,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收购,价格也越来越贵。”

坐落于杭州的中国美院,有一个堪称庞大的计划——建一个“博物馆群”,包括民族民间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民艺馆”)、中国国际设计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设计馆”)、美术馆和潘天寿纪念馆,后两个早已面世,民艺馆将于今年10月开放,设计馆预计2015年~2016年建成。

关于藏品,中国美院近来最大的手笔,莫过于2011年由杭州市政府埋单,重金购入了7010件“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史系列藏品”(记者注:包豪斯是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的简称,为世界现代设计的发源地),并因此建了一个设计馆,并成立了包豪斯研究院。中国美院院长助理、美术馆馆长杭间是整个“博物馆群”项目的负责人,他的野心不仅于此,他说:“哈佛大学有15个博物馆。”

大学博物馆多了,也有了自己的组织。2012年5月30日,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牵头,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在上海成立,旨在“发挥高校博物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职能”。其秘书处负责人陆亚男介绍,联盟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团体,目前已有80家大学博物馆加入。对于成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开馆时间至少要达两年,二是举办过有一定影响的“育人”活动。

今年4月以来,联盟成员已经办了不少公开活动,比如,上海体育学院的中国武术博物馆举办了“武术文化之旅走校园”,东华大学的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举办了“海派服饰时尚展”和“上海历史图像记忆展”。
“妾身未分明”,没钱、没人、没主管单位

关于大学博物馆,目前最正式的文件是2011年5月22日发布的《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宋向光说:“‘通知’虽然鼓励了大学博物馆的发展,但最关键的三个问题还没解决:主管单位、钱、人。”

公办博物馆自不必说,民办博物馆近年来也已定位明确,只有大学博物馆,仍处于“妾身未分明”的尴尬境地——说是博物馆,但文化部文物局不管,尽管建在大学里,教育部也不管,简言之,没有主管单位。

宋向光认为,这种定位的模糊,源于国人对博物馆认识的偏差。“包括决策者在内的大部分人觉得,博物馆是收藏文物的地方,把藏品本身看得比较重,忽略了博物馆本身的教育功能、对知识体系构建和知识传播的作用。日本等国的博物馆是由教育部管理的。”

大学其他的教辅单位,如图书馆、实验室、档案馆,教育部都有专项经费,唯独博物馆没有。这导致参观赛克勒博物馆曾经要收门票,因为连清洁工的工资也得从门票收入里出。后来北大校长周其凤说“赛克勒不仅是考古文博学院的博物馆,也是北大的博物馆”,为它划拨了每年不到100万元的经费。宋向光调侃道:“既然学校给钱了,我们就免费开放了,挣几个小钱也没啥意思哈。”不过,这笔钱只是日常管理费用——安保、清洁、基础设施维修,如果要办展览,还得自己去找合作单位,就更不用说收藏经费了。

民族服饰博物馆的情况相似,学校负责办公费用,收藏经费只能从一些专项课题研究经费中挤出一小部分。贺阳说:“这些钱根本不够,有时碰到好东西也没钱收购,所以博物馆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教学和科研上。”

相比之下,中国美院的“博物馆群”已算“财大气粗”,每年由浙江省政府特拨数百万元的收藏经费。而且像设计馆这样的大工程,藏品是杭州市政府买的,博物馆建筑是浙江省掏钱建的,只是未来的经营还得靠美院自己。

杭间说:“设计馆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好的设计博物馆,单靠学校的力量肯定有问题,我正在起草报告,建议与杭州市或者浙江省共建。这几年文物市场价格被商业推动,这几百万元也是杯水车薪,藏品入藏相当困难。”

吉首大学黄永玉艺术博物馆较为特殊,藏品主要由黄永玉捐赠的文物构成,每年黄永玉及其朋友都会追加捐赠,现已达600多件。学校给的经费加上门票收入勉强能维持运营,馆长谷遇春最大的烦恼是“人”。

谷遇春说:“博物馆的地位重要但不主要,属于‘锦上添花’。作为一个外宣窗口,学校和当地政府每次来客人都会往这儿带,但我们一共只有6名专职人员。学校每次进人,得等别的部门挑完才轮到我们。而且博物馆在学校属于‘冷门’,工资、职称等待遇不如那些‘热门’部门,很多人也不愿意来。”

中国美院的每个博物馆仅有3名固定工作人员,每个人都身兼策展、教研、办公室等数职。

钱和人都捉襟见肘,大学博物馆也因地制宜想出了一些办法。黄永玉艺术博物馆每年都在全校招30多名大学生作义务讲解,还在网站上卖些有关黄永玉的纪念品。杭间就动员包豪斯研究院的研究生,二年级以上就勤工助学,参与设计馆的策展、研究和管理;由于不能解决职称,赛克勒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就由学院自己的老师兼任。

宋向光说:“我们总说要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如果一流大学里面没有一流博物馆,那这个一流大学就是虚的。博物馆对知识创新、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人格教育都非常重要。如果我们重视大学博物馆,那么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也会有大的改观。”

最早博物馆源于大学,别让校门挡住博物馆。

宋向光说:“博物馆建立之初,是为了通过收藏使人们对世界有一个理性、科学的认识。工业革命后,博物馆和学校的结合非常密切。”

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博物馆就诞生于大学校园。早在1685年,牛津大学的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就建成开放,甚至比“博物馆”这个名词的现代解释还要早。这个博物馆不仅有展厅,还有研究室、教学室、报告厅,将收藏、研究和教育融为一体,这也是现在欧美大学博物馆的模式。

中国最早的博物馆——清末状元张謇创办于1905年的南通博物苑,以“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为办馆理念,建在当时的通州师范学校内。

1949年以后,中国的大学博物馆很多也有着“中国第一”的盛名。中央美院美术馆是第一个专业的美术展览馆,厦门大学的人类学博物馆是第一个专业的人类学博物馆,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航空馆是第一个向公众开放的综合性航空科技博物馆,北京印刷学院的中国印刷博物馆更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

大学博物馆主要服务于教学和科研,但也绝不止步于校园内。“赛克勒博物馆每年的参观人次在3万左右。之前校门开放时,一到假期,学生团体比较多,一年有六七万人次。”宋向光说,“大学博物馆应该向公众开放,这也是大学社会责任的体现。”

民族服饰博物馆每年约有1万参观者,贺阳说:“大家对大学博物馆不够了解,甚至不知道可以进来参观。其实我们的藏品丰富,专业性又强。”现在,该馆把目光投射到校门之外,在每年10月中国国际时装周时做一些主题展览,如敦煌服饰艺术展、民国旗袍展等,引导大众对民族传统服饰的关注。

中国美院自2011年购进包豪斯的藏品后,就没闲着。先在象山校区设置了一个临时馆,每周开三天,参观者纷至;2013年,和何香凝美术馆合作,在深圳举办了“20世纪德国设计展”;还相继出版了《中国现代科技与包豪斯》、《20世纪德国设计》等研究著作。杭间说:“现代设计源于西方,我们希望这批包豪斯藏品能为中国设计提供营养,构建符合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设计体系。”

近日,国家文物局在其2014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长效机制,促进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紧密联合。段勇说:“一是希望青少年参观博物馆成为常态、制度化;二是希望博物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段勇介绍,我国义务教育70%的生源在农村,而博物馆基本在城市。所以在博物馆的教育试点项目中,通过线下的流动大篷车和线上的远程教育网络,把博物馆资源送到农村。

宋向光说, 2001年曾有一项“现代远程教育网上公共资源建设——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设想是把大学博物馆做成网页版的数字博物馆,作为优质教学资源提供给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课堂。“当时建了100多个,后来发现数字博物馆建成了,可偏远地区的学校根本没有接收终端,所以项目中止了。”如今,数字博物馆已从网页时代进入了数据库时代,大学博物馆能否借上这趟东风,仍未可知。

《旅行家》杂志2013年9月出版了一期大学博物馆专题,介绍了大陆、台湾及美国、英国的大学博物馆,报道中说:“对比西方,中国的大学游还停留在青少年夏令营的层面,至于博物馆,则成了名副其实的‘冷宫’。然而,专业馆藏加上学术优势,这些小而专、又不乏精彩叙事的大学博物馆,理当成为城市中最先锋、实验的旅行风景。”

中国美院的美术馆并不在校内,大门开在西湖边的南山路上,借着地利常有游客参观。每年6月毕业季,“美术馆之夜”系列活动就会在此上演,2012年还来了“刮刀音乐节”助兴。人们看展览、听音乐、逛创意集市,再不济,还能坐在门口望西湖。副馆长杨劲松对媒体说:“大家哪怕是大热天走进来吹吹空调也好,只要老百姓步入了美术馆,我们就成功了。”


 
 
[ 书画论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书画论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墨客 | 欢迎合作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京ICP备1800304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479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