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艺术】悬鱼
悬鱼是垂于屋顶正脊的一种建筑饰件,大多用木板雕刻而成,这一建筑装饰构件因常雕有鱼形图案而得名,悬鱼象征水, 悬挂的鱼意味着浇水,也就是说悬鱼是为了避免火灾的侵扰而设置,具有庇护房屋之作用。人们看作是建筑避火灾的符号。悬鱼本身有水的间接寓意之外,还有利用其谐音取吉祥之意:鱼,余也,裕也。有的还加上莲花,以祈“连(莲)年有余(鱼)”、“吉庆有余(鱼)”等。
各式各样的悬鱼除具有吉祥象征之意及装饰等作用外,还有自示拒腐倡廉之用意。历史上曾有一个“羊续悬鱼”的故事,说的是东汉庐江太守羊续,乃东汉大山郡平阳县人,是汉灵帝年间著名的廉洁官吏。中平三年(186),羊续调任南阳太守。初任时,衙门里送礼之风甚盛。羊续决心刹住此风。一天,有一个下属给他送鱼,他再三拒绝不成,便将鱼高悬在屋檐下,直到晒成臭鱼干,送礼之风由此收敛。因此,以悬鱼装饰,亦有自示拒腐倡廉之用意。
古民居悬鱼装饰实际上不单纯是建筑构件,它同时也是一门民间艺术,其使用创作动机不是纯审美的,而是建立在使用基础上的审美,因为它还具有对建筑结构的保护作用。它的模式通过集体传承在历代民间艺术中复现。这门独特的民间艺术在传承远古文化符号的基础上,积累构造了一个独立而丰富多彩的视觉符号系统,是历来劳动者共同创造、共同使用的艺术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