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描绘人马行走于崇山峻岭间。画上有乾隆三十九年(1774)的御题诗:青绿关山迥,崎岖道路长。客人各结束,行李自周详。总为名和利,那辞劳与忙。年陈失姓氏,北宋近乎惠”。
《明皇幸蜀图》体现了二李画派的典型风格,时代特征明显,是反映唐代山水画面貌的重要传世作品。
画面右上角,是直插入天的峭立岩壁,头戴帷帽的女子们骑马鱼贯穿行于山路。驮负行李的骆驼和腰系弓箭的士卒为女子们前导。画面右下方,身着红袍,骑三鬃马的唐玄宗正要过桥,逼仄的桥面和湍急的流水使得御马踌躇不前。沿着山路看去,一群挑夫卸下背囊,有的坐下歇息,马儿也稍喘口气,卧地打滚。再往前去,牵着骆驼和骑马的队伍正踊珊登高。画面左上部,云雾缭绕的山峰腰间,行旅的人马从悬空突出的栈道逆向而来,暗示双方将会相逢迂回曲折的狭路,难以开交。
画上最早的收藏印鉴,为画面左右上角铃盖的“濠梁胡氏”、“湘府图书”二印,乃明初宰相胡惟庸之印。
历史背景
在西逃路上,天子一行人风尘仆仆,在路上也经历了不少艰难险阻。据说,在安禄山兴兵作乱之际,咸阳、金城等地的百姓和大小官员都先天子一步逃跑了。天子所到之处,既遇不到百姓,也寻不见官吏接驾,街上的店铺家家禁闭,一片萧索、清冷的景象。皇族们纵然带足了金银珠宝,也换不来半点粮食。为了安定军心解决吃饭问题,天子不惜杀御马充饥。幸蜀的队伍凌乱不堪,人人无精打采,似残兵败将。经过一个半月的煎熬,天子率领的大批队伍才抵达成都。
同时,唐朝作为山水画的初兴期,色彩典雅华丽,富有装饰趣味的青绿山水作为其主要的表现手法,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