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57

麦积山石窟艺术

日期:2017-11-21    点击:2131    查看原图    全部展开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麦积山石窟艺术









 

人文景观说明
       麦积山石窟(Maiji Mountain Grottoes):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屏幕快照 2017-11-21 下午5.45.23
麦积山风景区由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五个子景区180多个景点组成,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类型和物种,被称为“陇上林泉之冠”,具有深厚的旅游价值,是丝绸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耀眼的艺术明珠和最具潜力的旅游胜地。
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屏幕快照 2017-11-21 下午5.49.47

      历史沿革

石窟始建于后秦(384年~417年),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
麦积烟雨麦积烟雨
期,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后又有所发展。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乙弗氏(乙弗皇后)死后,在这里开凿麦积崖为龛而埋葬。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间(561年~572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建造七佛阁。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在麦积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后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开凿扩建,遂成为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约在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的时候,因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麦积山石窟的崖面中部塌毁,窟群分为东、西崖两个部分。 

       组成部分

麦积山石窟在东崖保存有洞窟54个,西崖140个。
麦积山麦积山
东崖的石窟以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楼上的七佛阁等最为精美。在涅槃窟前有四根粗短的石柱,柱头有莲瓣形的浮雕,柱顶不用斗拱,而代之以浮雕的“火焰宝珠”,设计构思极其巧妙,这座崖阁是北魏晚期建筑的,是石窟寺建筑中的珍品。千佛廊长32米,崖壁上分两层整齐地排列着258尊石胎泥塑的神像,神情各异,栩栩如生。
西崖聚集着万佛堂、天堂洞、121窟、123窟、127窟、165窟等最有价值的洞窟。万佛堂又叫“碑洞”,跨进门,迎面是一尊3.5米高的接引佛,双目微合,双手作接引之姿。窟内现存泥塑30多件。前壁的左上侧留有影塑的千佛千余身。窟龛中有许多制作精巧的弥勒、沙弥、供养人的雕塑。天堂洞是两崖上最高的石窟,窟内全是大型的石刻造像,中间一尊,高1.95米,左右两尊,高1.28米,每尊像约有二、三吨重。 

      主要洞窟

135窟 北魏晚期(516-534)开凿,为西崖三大窟之一。俗称“天堂洞”,既王仁裕《玉堂闲话》中称之为“天堂”者。横长方形平顶窟,其独特之处是前壁上部开三个明窗。全窟共有造像17身。正壁中龛泥塑一佛二菩萨和窟左石雕一佛二菩萨,都是形神兼备的优秀作品。壁画约保存50平方米。正壁上部绘涅槃变,其右侧的八王争舍利,构图准确,描绘真切,表现了激烈的争战场景。 
142窟 北魏晚期(516-534)开凿,窟内塑三世佛及菩萨、弟子。壁面又有贴影塑佛、菩萨、飞天及供养人等。布局严谨,形式多样,是内容最丰富的洞窟之一。
37窟 龛内塑坐佛一身,右侧一胁侍菩萨。主佛高2.10米,顶作低平螺旋髻,略有残损,面形方圆,着通肩架裟,善跏趺座于方形座上,中踩半圆莲台,体躯健美,神态安详。右胁侍菩萨,高1.85米,顶蓄高髻,戴华髻冠,面容丰满,形体修长,双手自然交叉于胸际,姿态优美,表现手法简练、生动,是麦积山隋代造像的精品。
127窟 大型顶窟,平面横长方型,顶高4.5米,四周高3.95米,面阔8.60米,进深5米,窟顶正中为横长方形藻井,其四周有四个梯形披,窟内正壁、左壁、右壁各开一浅龛,四壁和整个窟顶绘满壁画。
44窟 建造于西魏。正壁龛内塑坐佛一身,龛外塑左右胁侍菩萨各一身,左、右两壁后侧塑弟子各一身。佛高1.60米,水涡纹高肉髻,内穿僧祗支,胸前系结,外披通肩袈裟,结跏跌座。肉髻、胸前、衣裙上均残存彩绘痕迹,覆于佛座前的悬裳衣褶俱呈圆转的线条,质感厚重,层次分明,富有装饰趣味。佛面形方园适中,端庄典雅、微微俯视、和蔼可亲,集中体现了西魏造像的美感。龛外胁侍菩萨高1.30米,头戴冠,发呈三缕,披于肩上又垂至臂肘,袒上身,披巾绕肩。佩项饰,下着裙,侧壁弟子高1.07米,形象质朴。
第123窟 建造于西魏。平顶方形窟,顶高2.47米,面阔2.45米,进深2.35米,其四周又凿高宽各30厘米的低坛基,正左右三壁各开一圆拱形浅龛,左右壁龛前的坛基上做方形佛座。 
165窟 位于西崖中层东端。建于西秦或北魏早期,存造像均为南宋。原造像全毁,仅存束帛佛座和背光。窟内正壁塑交脚弥勒菩萨一尊,内着僧祗支外穿通肩大衣,结跏跌坐。左右各立中年女性供养人一尊,高髻花冠椭圆脸。眉弯长与鼻相通,眼角上翘,小嘴,着当时世俗女式服装,外着交领长衣,右边腰中系带,长裙盖足露脚尖,右手握拳上举、左手下垂、衣纹线条自然流畅、身材窈窕、俏丽润秀、个性鲜明、为当时上层社会年轻贵妇的真实写照。左壁菩萨、头顶方巾、额有毫光、袒胸、内穿斜领小衣,外着开领长衫、两手重叠于腹前、手心向上、作观音相。右壁菩萨顶束高髻,面形与左菩萨相同。左、右壁菩萨面目端庄秀丽、仪态典雅、肌肤细腻、怡然自得、温婉可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5窟 于东崖西侧最高处,上七佛阁左侧。建于隋代、初唐、经宋、明重修。中窟塑一佛二弟子四菩萨。虽经后代重修,仍保持着随末到唐初的造像风格。中窟外两侧各开一圆拱形大龛,每龛内各塑一佛二菩萨。菩萨花萝高冠,面目端庄秀丽,胸部半袒、双臂外露、肌肤丰腴。但姿态服饰有别,体形微呈型扭动曲线,婀娜多姿,后人形象地称唐代的菩萨如宫娃,具有“丰满圆润”的艺术风格。
4窟 上七佛阁,也称散花楼。位于东崖三大佛上方最高处,距地高约70米,为麦积山规模最大,位置最高的石窟,也是最辉煌壮观的殿堂式大窟。窟内原塑一佛二弟子六菩萨或一佛八菩萨像,历经唐、宋、元、明不断修缮,造像已非初始原貌。诸龛外部浮雕帐幔帷幕上饰火焰纹、宝珠、鳞片网络花饰及流苏等。 
121窟 位于西崖上层西端。建于北魏晚期,宋重修。三壁龛内各塑一佛。正龛内左、右壁中门内两侧塑二力士。佛上半身为宋代重塑,下身衣裙搭于座前呈三瓣式下垂,结跏跌坐于方台上,弟子穿袈裟,下着裙。左弟子塔螺旋发髻。菩萨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菩萨与弟子紧紧相依,面带笑意,双手合掌于胸前,作拍手状,似在窃窃私语,会心交谈,犹如现实生活中一对亲姐弟一般,充满着青春活力与动人的情感,使人位感自然与亲切。力士头部宋代重修。左力士袒上身,下着裙,披巾于腹部穿圆、交叉,左手持金刚杆而立,右手提风带,右力士着宽袖上衣,下着长裙,垂手而立,身穿护身铠甲,刚健雄武,具有一种威严震慑的气魄。此窟为北魏晚期代表性重要沿窟之一。 

       石窟艺术

石窟照
石窟照(14张)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

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同时也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宗教

以佛教为主,反映了三佛、七佛,西方净土等内容,从壁画和雕刻石碑中反映佛本生和佛传故事是佛教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如睒子本生、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涅槃等。通过对佛、菩萨、飞天等形象的塑作,反映了佛教对现实世界的精神启迪。

       艺术

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艺术家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
和审美取向。北魏造像秀骨清俊,睿智的微笑,暗含着对恐怖现实的蔑视,对人生荣辱的淡忘和超脱世俗之后的潇洒与轻松;西魏、北周造像的温婉和淳厚,沉醉于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对佛国世界的向往;隋唐造像丰满细腻;宋代造像衣纹写实,面貌庄重。麦积山艺术以泥塑见长。艺术家们扬弃了以往那种斤斤计较的细部讲究,而把感染力提到了统率一切的高度,神情动人,富有生活气息。从麦积山各时代造像可窥见当时艺匠们突破佛教的清规戒律,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主要素材,加以艺术的夸张、想象、概括、提炼而创作出来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宗教人物:佛、菩萨、弟子、供养人等形象。第121窟中窃窃私语的佛弟子,第123窟中童男、童女所表现的虔诚,不是苦行者的虔诚,而是在时代思潮影响下的童稚般的真诚和愉悦。所以,麦积山塑像受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其表现了当地的人与情,使佛教造像好像在生活中似曾相识,使人感觉佛国世界的可亲可爱,从而虔诚信奉。  
麦积山石窟也曾是“有龛皆是佛、无壁不飞天”,但由于多雨潮湿,壁画大多剥落,但仍保留北朝时期的西方净土变、涅槃变、地狱变及睒子本生、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等本生故事、壁画中描绘的城池、殿宇、车骑和衣冠服饰多具有汉文化特色,反映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尤其是飞天,多彩多姿更具特色,有泥塑、雕刻、绘画以及薄肉塑四种形式的飞天。虽然飞天的故乡在印度,但麦积山的飞天却是中外文化共同孕育的艺术结晶,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神仙融合而成的中国文化的飞天。她没有翅膀,没有羽毛,她是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只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的美丽少女,是中国古代艺术家最具天才的杰作。同时,在壁画、雕塑中也同样反映舞蹈、乐器、为研究国古代音乐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建筑艺术

麦积山石窟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栈道“凌空飞架”,层层相叠,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形成一个宏伟壮观的立体建筑群。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阁独具特色,雄浑
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
壮丽。洞窟多为佛殿式而无中心柱窟,明显带有地方特色。
麦积山石窟群中最宏伟,最壮丽的一座建筑是第四窟上七佛龛,又称“散花楼”,位于东崖大佛上方,距地面经约八十米,为七间八柱庑殿式结构,高约九米,面阔三十米,进深八米,分前廊后室两部分。立柱为八棱大柱,覆莲瓣形柱础,建筑构件无不精雕细琢,体现了北周时期建筑技术的日臻成熟。后室由并列七个四角攒尖式帐形龛组成,帐幔层层重叠,龛内柱、梁等建筑构件均以浮雕表现。因而,麦积山第四窟的建筑是全国各石窟中最大的一座摹仿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洞窟,是研究北朝木构建筑的重要资料,真正如实地表现了南北朝后期已经中国化了的佛殿的外部和内部面貌,在石窟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代艺术特点

麦积山石窟约自十六国后秦时期创建,历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历时一千六百余年,都有不断开凿和修缮。因历代地震的缘故,中部山崖崩塌陷落,遂将山崖自然分为东崖和西崖两个部分。洞窟现有编号194个。
时代 阶段 特点 代表洞窟
后秦(公元384-417年) 创始阶段 剽悍雄健 第74、78窟
北魏(公元386-534年) 辉煌发展阶段 秀骨清像 第115、133窟
西魏(公元535-556年) 精练提高阶段 秀骨清像 第127、121窟
北周(公元557-581年) 创新阶段 珠圆玉润 第4、62、44窟
隋代(公元581-618年) 新发展期 丰满夸张 第37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 新发展期 丰满夸张 第5窟
宋(公元960-1127年) 大规模重修期 写实求真 第165窟重点洞窟
第74、78窟为麦积山最早的洞窟,多认为开凿于后秦(或西秦),或认为凿于北魏文成帝复法之后。为平面方形平拱敞口大龛,窟内凿“凹”字形高坛基。两窟形制、规格均相同。三壁塑
三佛,为三世佛题材。佛像面相方圆,细眉大眼,高鼻薄唇,躯体伟岸,著通肩或半披肩袈裟,为早期佛教艺术风格。窟内壁画大部分已脱落,内容难以辨认。七十四窟内现存壁画两层,底层已模糊不清,上层仅存佛两侧所绘飞天数身。
北魏时期是麦积山开窟的大发展期,共有88个,占全部洞窟的近半数。早期洞窟代表有80、128两窟,以平面方形平顶中小型窟为主,窟壁出现上下分层开小龛或影塑造像的形式,造像题材除主体为三佛外,又开始出现了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的新题材。
中期洞窟代表有76、115、155窟。洞窟形制同早期无多大区别,造像风格有较大变化,面相趋于清俊。其中,115窟内出现佛弟子像,门楣上塑有七佛,均是新出现的内容。
麦积山麦积山
北魏晚期,因当时社会佛教的发展近乎泛滥,故而麦积山这一时期的窟龛数量多,规模大,是麦积山开窟造像的最盛期。最有代表性的有121、127、133、135、142等,为平面方形或近方形的殿堂式窟,多有壁龛,造像题材仍以三佛为主,但同时出现了一佛二菩萨二弟子的组合。造像受中原影响,以褒衣博带、秀骨清像为主流。其中,133窟(万佛洞)有泥塑27尊,造像碑18通(尤以10号佛传故事碑珍贵),飞天、千佛像共3000余尊,是麦积山石窟中造像最多的洞窟。壁画出现了大型经变画和本生故事画,以127窟的壁画保存最好。其重要作品有西方净土变、维摩诘变及萨埵那舍身伺虎、睒子本生等。特别是其经变画是目前国内石窟现存最早、最成熟的北朝大型经变画,对敦煌莫高窟隋唐以后的大型经变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西魏洞窟现存12个,以43、102、123窟为代表,以中小型窟为主,出现了崖阁式窟,如第43窟(被视为文皇后乙弗氏的“寂陵”),造像出现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力士的组合。其102窟的文殊与维摩诘相对而坐、123窟的童男童女等均是水平极高的代表作品。
北周共有44个窟龛,以3、4、26、62窟为代表。第4窟(又名上七佛阁、散花楼)是麦积山规模最大、位置最高的石窟,为七梁八柱、平拱藻井、宽31.7米、高15米的单檐庑殿式洞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崖阁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北周造像以七佛为主,继承西魏秀骨清像的特点,变为“面短而艳”的风格,开启了唐代造像丰满圆润的先河。
隋唐时期洞窟由于地震塌毁保留甚少,以第5窟(牛儿堂)为代表。该窟外壁壁面上成排的供养人壁画是研究唐代服饰等方面的珍贵资料。
宋代在麦积山的开窟甚少,但对许多早期造像进行了重修。第165窟的宋代重塑观音菩萨像及供养人像具有较高的水平,反映了宋代造像世俗化的特点。

       石窟保护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1张)
 
 
麦积山石窟的第一次保护工程始于1976年。为了挽救麦积山石窟,国家文物局召集专家对石窟提出了维修方案,在否决了将西崖石窟整体搬迁下山、用8根大柱子顶住风化层等两个方案后,确定了用钢钎、锚杆将风化层钉在山体上,以保存完整的石窟风貌方案。这个方案是在崖体上用钢筋作网,喷上20至30厘米的水泥砂浆,最后把表层做旧。1976年,国家文物局投入300万元人民币开始对石窟进行维修,维修工作于1984年结束,工程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维修工程结束后,麦积山西崖石窟被紧紧地钉在了山崖上,至今已整整30年。
第一次保护工程,2300多根打进去的锚杆,改变了山体内部分水流的走向,致使部分石窟遭到了更为严重的水害,其中最为严重的是94窟、191窟等,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对这些破坏严重的石窟壁画实施了抢救性的保护措施。
2006年,麦积山石窟壁画的临摹工作已经进行了整整10年之久。
2006年,74窟的修复工作基本完成,研究人员在脱落边缘用几种原料做成的泥巴小心翼翼地贴在壁画残损部,在大块脱落的残缺部,用麻和泥巴等仔细填充。
2006年11月,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与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筹资100多万元,运用现代化手段对麦积山渗水治理的二期工程基本结束,除对山顶的徽细裂隙进行了防渗注浆外,还在该石窟崖壁运用了打孔引水的手段,终使石窟内的渗水得到控制,有效保护了石窟的塑像和壁画。
2005年,以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城市发展局玛拉·沃里克博士为团长的世界银行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项目识别团一行17人来到甘肃,对甘肃省项目办提出的世行准备投资的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初选项目进行了为期11天的考察识别工作,麦积山在此行的考察时间表中。
2006年,时隔一年之后,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成为世界银行贷款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项目中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4亿元,其中世行贷款8800万元。项目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无疑加强了对麦积山景区罗汉崖、仙人崖景区西崖、梯子洞、玉皇顶、南崖以及石门景区等现存的北魏至明清时期的建筑、龛窟、雕塑和壁画的保护,对部分濒危建筑和建筑壁画实施维护性处理,同时还将修复部分景观价值较高的古建筑。另外,项目还将投资1081万元,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的安防、监测等设施。
2007年3月,世行专家对世界银行贷款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子项目、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项目进行了预评估,评估通过后,投入亿元的麦积山景区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2007年6月底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2017年10月,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首次系统对洞窟现状进行调查评估。经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初步摸底,32个洞窟风险最为严重。此次主要是对洞窟现状和险情等进行调查,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打好基础,做好档案资料。
经过初步摸底,221个洞窟被分为3个风险等级。其中一级风险最为严重,有32个,它们或整窟或局部存在崖面坍塌、壁画脱落等潜在风险。二级、三级洞窟病害发展较为缓慢,保存状况良好。
距地面约80米的麦积山石窟第4窟,为一级风险洞窟。主佛西侧背光出现了大面积严重空鼓。岩体风化、渗水,起甲、空鼓、酥碱等,是麦积山石窟的主要病害类型。加之麦积山石窟地处林区,气候潮湿,保护工作还面临潮湿环境下病害修复、微生物病害防治等难题。
更多»推荐人文景观
 

[ 人文景观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墨客 | 欢迎合作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京ICP备1800304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479号

Powered by DESTOON